成德法師: 觀察一個人的態度, 就知道他會愈來愈吉祥還是罪過深重了!
福慧雙修 福慧雙修
353K subscribers
18,912 views
782

 Published On Mar 1, 2024

天賜之福,先開其慧;天降之罰,先奪其魄!

自我勘驗,《了凡四訓》。我這一次非得把《了凡四訓》推銷給你們不可了。《了凡四訓》有一段話,都是勘驗自己學得對不對。比方你學得好,「或覺智慧頓開」,「或覺心神恬曠」,「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,或遇怨仇而回瞋作喜」,何苦來哉,「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,或夢飛步太虛,或夢幢幡寶蓋」,「或夢吐黑物」,這個都是好的徵兆,這個是好的效驗。
還有另外一段話提醒我們,「人之過惡深重者,亦有效驗。或心神昏塞,轉頭即忘」。我現在就是這樣,這個要高度警覺。為什麼?黃念祖老居士有提醒,人要善根發動,謹防業力發動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受,比方說自己業障現前的時候,控制不控制得了自己?比方你有沒有去觀察到,當一個家庭裡面有一個人業障現前,整個家愁雲慘霧。所以消業要趁早,它還沒現前,你可以用力的把它消除掉。有時候等它一現前,排山倒海,有時候我們扛不了。所以黃老說謹防業力發動。
怎樣的狀況是業力快要發動的徵兆?這一段話就提醒我們了,「心神昏塞,轉頭即忘」,這個不好,要更精進修行才行,「或無事而常煩惱,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,或聞正論而不樂」,好了,你別說了,不想聽了,「或施惠而人反怨,或夜夢顛倒」。所以什麼時候可以勘驗自己的功夫?每天睡覺也可以勘驗。你們這幾天有沒有夢到在聽課?沒有。我有夢到在講課。「或夜夢顛倒,甚則妄言失志。」請問,妄言失志,我們自己常不常出現?一下就很沮喪,講那些我不行怎麼樣的這些話,一講就消了氣。「皆作孽之相也」,要高度警覺了。「苟一類此,即須奮發。」這句話什麼意思?上面講的只要有一樣,就要注意了,一念好幾樣,那就不能開玩笑了。「舍舊圖新,幸勿自誤。」這個詞都用得很懇切,得趕快,不要掉以輕心,不要誤了自己無量劫來稀有難逢得度的機緣。這是《了凡四訓》,對我們修學真的講得非常的圓滿、透徹,這是勘驗。
夏蓮老還有一段話也是勘驗,他老人家說:「天賜之福,先開其慧;天降之罰」,上天要降罪業了,我們的罪滿了,要現前了,「天降之罰,先奪其魄」。何謂天開其慧?就是這個人的態度,「慚愧」,慚愧心是善根,「奮發、改過,皆天開其慧」。所以我們去觀察一個人的態度,就看到這個人愈來愈吉祥,愈來愈得到佛菩薩加持,看他的態度,慚愧、奮發、改過,上天加持他,要開他智慧,給他福報了。接著提醒我們,「悠忽、昏惰、自欺、飾非」,掩過飾非,這是「天奪其魄」。悠悠忽忽,就是沒有責任、沒有使命、沒有目標,都懈怠懶散,掩過飾非,慢慢這個人業障就要現前,天奪其魄。所以看到這些,我們一對照,都要有警覺性,要振作,捨舊圖新,幸勿自誤。
我還聽到一位法師他的一段話,勘驗也很好,他修學成就也很高,圓因法師,在台灣一位出家人,成就之後,幾百顆舍利。他說學佛愈學愈簡單,簡單到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;愈學愈謙虛,謙虛到看一切人都是菩薩,唯我一人實是凡夫;愈學愈慚愧,慚愧到好事向別人,壞事向自己。這三句話是不是可以勘驗?勘驗我們的念頭,是不是佛號愈來愈多了,雜念愈來愈少了?這樣才能勘驗我們修得對不對。是不是愈來愈謙虛了?看一切人都是菩薩,怎麼還會發不平的議論?怎麼還會有看不順眼的人?「學問深時意氣平」,其實這句傳統文化留下來的話,這句是不是勘驗的一句法語?學問深時意氣平。假如我們論起事來忿忿不平,讀的經典再多,是不是真學問?就不是了。真實學問,自己的受用,心平氣和,怎麼會這麼容易就忿忿不平?又是一個勘驗。再來,愈學愈慚愧,慚愧到好事向別人,壞事向自己。我們一般假如沒有很警覺,學得多了道理,變成很容易講別人不對,這個就背道而馳了。
《增廣賢文》有一句話講:「賢人爭罪,愚人爭理。」我們雖然學了那麼多年,真正在境界當中,我們也得勘驗才能夠清楚,我們一遇到事,是爭罪還是爭理?假如我們那個馬上要解釋自己的念頭沒轉過來,不可能爭罪的。所以師父有一個墨寶是寫《老子》,「和大怨,必有餘怨,安可以為善?」師父不會隨便寫墨寶,為什麼要寫墨寶?都是針對這個時代大眾修學上的問題,老人家很用心,透過墨寶來提醒大家。所以老法師舉了可以讓我們效法的榜樣,「湯曰: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莊子曰:以得為在人」,事情做好了,別人的功勞,「以失為在己」,有做得不對的,我有責任。接著是老人家的心得:「聖人常受天下之責,而無責人之心,是以終無怨。」這一句終無怨,想求生淨土的我們要認真體會。真的要往生,能不能跟人家結怨?隨緣消舊業,不再造新殃。又造新殃,又結冤親債主,這些人什麼時候會出現?臨終的時候會出現。心裡不要再有任何人的不滿了,不然會障礙。
有一個女士,學佛之後好認真,十幾年持佛號,持到都有瑞相了。結果後來生了重病,一大群佛友在旁邊幫她助念,就要送她走,她也很認真在那念佛。結果她的妹妹,因為這一位女士離婚了,她的妹妹就想她就要走了,臨終就把她前夫找來了,想說送她最後一程。你看這個妹妹什麼起作用了?情執。結果剛好她就念念念,她那個前夫就進病房,她還在那念佛,念念念看到她那個前夫,「你去死」,她就很生氣,「你去死」,然後講完就斷氣了。你看心裡還有怨,突然臨終遇到境界,你看本來要去作佛,你看她那種狀態會去哪?所以人最好是該放下的都放下,任何境界來不會再干擾。所以終無怨,人怎樣才能不跟人再結怨,不容易!
《中庸》說:「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。」前提是不求於人,一求於人,人家就會不歡喜。你做得又沒有我好,還給我要求那麼多,結怨了。其實這樣的話在四書五經不知道出現多少遍,我再給大家舉,同樣的,《論語》講:「躬自厚」,躬自厚不是正己嘛,「薄責於人」,不求於人,「則遠怨矣」,才能不結怨。所以我們是要去作佛的人,標準要定在不跟眾生結惡緣。怎樣的心境才能不結惡緣?不控制、不要求人。
老人家這個墨寶重不重要?所以「聖人常受天下之責,而無責人之心」。我們真正珍惜這一把扇子的墨寶,從今天開始不要求人了,則無怨。接著老人家道理講清楚了,很慈悲,再for example(比如),「師法帝舜」,把舜王請出來了,「不亦善乎」。我們假如發一個願,我要效法大舜,善哉善哉,願志士仁人同樣來發這個心。這是跟大家談到勘驗,愈學愈慚愧,慚愧到好事都向別人,壞事向自己。
再來第三,聖教是內學。這一點我們這段時間講得也比較多,我們就不再太多的論述,只跟大家複習一下。「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」,才是內學。唐荊川曰:「須刻刻檢點自家病痛,蓋所惡於人許多病痛處,若真知反己」,真正懂得反省自己,「則色色有之也」,就是我們看到別人有哪一個缺點,只要一反觀,自己身上還是有的。所以佛法是內學,要反過頭來修自己,見賢思齊,見不賢內自省。而且我們祖先又提醒我們,一個巴掌拍不響。我們說彼此彼此,半斤八兩。會有事出來,一定是雙方都有錯,才會惹出事來,這個都是值得我們來反思。
恭選自成德法師《勸發菩提心文講義》學習分享    (第六集)  2019/12/26  中國  檔名:13-001-0006

show more

Share/Embed